期刊检索
中文标题
首页
期刊介绍
定位及简介
栏目介绍
联系方式
编委会
投稿须知
订阅指南
广告服务
过刊浏览
专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院刊定位
预出版文章
智慧农业助力粮食生产节本增产增效的“九步法”
河西走廊绿洲生态建设和农业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德国生物圈保护区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建议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的思考与建议
美国建设生物医药创新高地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专刊
冰冻圈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科技扶贫——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
科技创新助力构建国家能源新体系
“亚洲水塔”变化及其影响
土壤与可持续发展
“科学的春天”40年成就与展望
合成生物学:回顾与展望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科学大数据国家发展战略
空间科技护航“一带一路”
世界科技强国
科技支撑“一带一路”——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
以“四个率先”引领科技创新跨越发展
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
重大科技基础
从空间看地球:遥感发展五十年
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心理学理论体系与方法论
大科学装置
国际化学年在中国
在线办公区
作者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过刊
2024年第8期
2024年第7期
2024年第6期
2024年第5期
2024年第4期
2024年第3期
下载中心
稿件处理流程
论文书写要求
终稿核对方式
高被引论文
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
复杂科学与管理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
访问统计
总访问:
10094662
今日访问:
256
信箱:bulletin@cashq.ac.cn
最新通知
《中国科学院院刊》文章入选第二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
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No.6——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第一轮通知)
《中国科学院院刊》第六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
当期目录
目录
目录
[34]
HTML
科学观察
发展绿色设计 引领低碳社会
[43]
HTML
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全面考虑产品制造运行过程中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排放及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力求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设计准则及方法。在信息网络时代,绿色设计从网络得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协同设计、网络检测监控等支持,通过选用节能工艺、绿色低碳材料,以及优化产品的几何设计和表面处理,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最小化。绿色设计还需支持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维护、废弃物回收和处置,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绿色设计策略对于构建绿色低碳社会至关重要,其有助于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于公共科研机构应对开源中知识产权问题的思考
[35]
HTML
开源在创新迭代、生态拓展和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但科研院所、大学等公共科研机构在将成果进行开源或者参与建设开源社区等活动时,面临着国有资产管理、知识产权处置、法律风险防控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从开源项目的捐赠、开源许可证的选择、开源专利池的构建等几个方面,为应对上述问题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政策与管理研究
推动我国大模型开源创新生态建设的挑战与建议
[41]
HTML
解决当前制约我国大模型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问题,推动我国大模型产业持续繁荣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需要构建大模型开源创新生态。文章分析了开源创新生态对我国大模型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回顾开源创新生态构建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我国大模型开源创新生态构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文章发现,我国大模型开源创新生态面临技术能力制约生态形成、数据算力明显限制技术发展、创新主体无序竞争制约整体发展速度、开源支持体系建设水平较低、系统协同政策架构设计缺失等问题,阻碍了大模型快速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文章提出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同发展、打造共享的大模型研发基础体系、强化全产业链开源开放体系建设、完善大模型开源创新体系治理等对策建议。
科研院所数字化体系框架研究与实践
[35]
HTML
数字化科研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数字政府均为数字经济大背景下新型信息技术支撑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当前,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科研院所现代化治理,尤其是科技活动推动科研范式变革起到积极作用,加速了科研院所数字化转型。我们将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管理过程数字化转型形成的数字化体系称为“数字研究所”。为此,文章分析了数字化变革对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管理的影响,归纳总结了数字研究所的典型业务场景及体系框架,给出了实施数字研究所的思考和建议。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能源模型的创新发展研究
[34]
HTML
数字经济时代,爆炸式增长的海量数据和新兴技术为能源模型研发带来了新机遇与新挑战。文章立足能源模型发展的历史脉络与当前动向,重新审视了能源模型的基本内涵及其狭义和广义之分,并从全球视角分别剖析了两类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技术前沿。聚焦国内实践,阐明了数字经济时代我国能源模型研发亟待解决的包括实现自主创新、契合国情、服务“双碳”目标和加速数字技术赋能在内的诸多现实需求,以及面临的数字处理能力水平不足、数据共享壁垒和模型理论技术创新难度升级等系列挑战。最后,文章从提升能源模型的综合集成能力,构建中国特色能源模型学科体系,改善能源模型的可靠性、实用性与灵活性,以及加快能源模型领域的人才培养与开发等4个方面,提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推动我国能源模型研发及创新应用的相关建议。
新阶段美国清洁能源战略解构与比较研究
[44]
HTML
当前美国政府积极推行清洁能源革命战略,系统解析美国战略部署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对我国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具有现实意义。在系统论和政策范式理论基础上,文章选取政策目标、治理机制、政策工具三要素,设计提出宏观—中观—微观的战略政策研究框架模型。结果显示,美国将清洁能源作为实施气候安全“国策”的核心,聚焦科技创新、供应链安全、基础设施战略目标,构建政府统筹下跨机构决策、组织管理创新、全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采用技术清单、规划蓝图、全链攻关、创新主体等政策工具。根据美国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建议强化宏观战略目标、完善创新推进机制,通过凝练若干技术清单、更新发展路线图,强化、重组或设立专项研究计划稳定支持,有组织推进战略科技力量技术攻关,推动国际深度合作等举措,建构全方位一体化清洁能源创新路径。
有效碳成本约束:环境、成本和激励有效性的统一
[36]
HTML
碳市场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对于推动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性发展,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及提升全球气候领导力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碳市场的核心功能是碳定价,但只有当碳约束成本处于合理范围内时,碳价格信号才能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的“指挥棒”作用,从而实现从碳减排到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目标。环境有效性、成本有效性和激励有效性是评价碳市场有效性的3个重要维度,任何1个维度的缺失都可能导致无效碳成本约束。实现环境有效性就必须设置有雄心的配额总量,并逐步引入和提高有偿配额比例;实现成本有效性就必须扩展碳市场的覆盖范围和降低交易成本;实现激励有效性就必须维持碳价格的稳定,并逐步提高碳价格,扩大碳资产池的规模。环境有效性、成本有效性和激励有效性既是评价碳市场有效性的3个重要维度,也是碳市场制度建设的3个重要目标,必须注重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和实现时序。
科技治理与治理科技:以区块链数字资产的规制研究为视角
[39]
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多个部门也在出台的行业领域信息化相关政策文件中,对加快区块链创新应用,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以及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明确部署。区块链数字资产的规范和治理,离不开对区块链技术本身的理解与分析,而从科技端观察区块链数字资产的发展机制,是其治理的创新视角和必要角度。中国区块链数字资产的治理研究,应构建科技治理和治理科技的双层制度设计,实现对区块链技术的有条件信任,加快推进区块链技术研发、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以及实现区块链技术伦理作用,并引导分布式数字身份和去中心化组织的发展,明确监管边界和政府责任。
权威与激励:中央和地方政府促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政策比较
[45]
HTML
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开放共享是开放科学的题中之意,旨在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促进更多成果产出。政策是推动科研设施仪器开放共享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对相关政策的研究分析却较少。文章在时间—工具框架下对23份中央政策文件和65份省级政策文件进行了文本分析,凝练出强制开放和查重评议两类权威型政策工具,以及评价考核、正面和负面支付等多种激励型政策工具,揭示了省级政府沿袭和加码中央政策工具的现状。结合对高校院所调研访谈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强化使用率和产出率考核导向、分级开展查重评议、联动科研经费和开放共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4点政策建议。
新时期自然资源要素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目标选择与政策设计
[37]
HTML
重塑自然资源要素在乡村地域系统与城市地域系统的“逆向漫流”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形态要求。以“目标选择—现实障碍—制度需求—体系构建”为逻辑主线,从城乡融合发展框架下自然资源要素配置现状出发,梳理出自然资源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存在城乡自然资源产权设计不对称、承载各类规划不统一、自然资源收益共享机制缺失、资产流动渠道与交易体系不畅等问题;以“统一布局、还权赋能、有偿使用、收益共享”为核心,以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从切实可行的角度出发,构建自然资源要素支持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特征分析——以2005—2023年新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对象
[43]
HTML
中国科学院院士称号是我国科研领域的最高荣誉,研究院士的特征状况对了解中国科研领域的发展现状、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05—2023年新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生地、年龄、性别、学位结构、工作单位及行政职务等进行计量学分析,得出:(1)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出生地分布以东、中部为主,来自省会的院士约占1/4;(2) 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的当选平均年龄相较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年轻;(3)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中具备博士学位的院士占比逐年增高;(4)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工作单位以中国科学院及所属研究院所和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主,增选院士平均行政任职数量为4个左右,选后任职数量总体多于选前任职;(5)中国科学院增选外籍院士来源依旧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
智库研究
我国科技智库的基本特征、重要问题及价值取向
[51]
HTML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聚焦科技领域、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特点的科技智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科技智库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多元化、“综合集成”的智库体系发展模式,拥有多学科融合交叉的产品种类和专业化复合化的科技人才;但是,也面临着创新人才支撑力有待提升,科技产出不足与转化率不高,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有待加强,以及研究经费投入强度不足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进一步推动科技智库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型科技智库建设应当遵循7个方面的价值取向:优化我国科技智库的顶层设计,全面提升科技智库参与决策咨询的广度和深度;创新科技智库的研究方法与模式,不断提升科技智库科技生命力;大力发展壮大科技智库人才战略力量,不断夯实科技智库科技研究基石;构建科技智库公正且权威的评价体系,不断完善信息资源共享体制机制;推动科技智库管理数字化转型发展,不断完善科技智库运行机制;完善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提升科技智库成果转化率;加强科技智库国际交流协作,不断提升科技智库的全球影响力。
学科发展
细胞治疗药物:进展与展望
[34]
HTML
近年来,细胞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在疾病治疗中取得了巨大进展,尤其在多种难治性疾病治疗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迅速成为全球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细胞治疗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根据细胞治疗药物的分类,系统总结了不同类型细胞作为药物在相应疾病治疗中的研究亮点;最后,对我国细胞治疗领域的整体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特别关注了在基础研究、细胞药物化、工艺研发,以及政策层面如何进一步推动细胞药物的临床转化应用和产业化。
科技前瞻
《2023技术聚焦》折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形势及制高点
[35]
HTML
2024年4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发布《2023技术聚焦》报告。报告运用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挖掘专利技术间隐藏的深层关系,基于对68万件两方专利聚类形成的21 812个技术焦点,遴选、命名和概述了分布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专利分类体系的四大部类下 32 个技术领域排名最前的 100 个(Top 100) 技术焦点,并对其中的32个进行了重点分析解读。文章以Top 100技术焦点为基础,凝练基于高影响力专利大数据分析所反映的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与热点,以此折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形势及制高点。
中国科学院野外站重点科技基础设施
山地灾害大尺度动力学模拟实验平台
[43]
HTML
山地灾害体是复杂颗粒物质和流体所组成的多相介质。山地灾害物理模拟的尺度效应和相似性问题是关系颗粒物质动力学和防灾减灾研究的核心难题。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云南东川泥石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于2024年在昆明市东川区蒋家沟建成了山地灾害大尺度动力学模拟实验平台(LEADS平台),这是全世界山地灾害物理模拟规模最大、自动化监测程度最高、系统数据采集同步性最佳的实验平台。LEADS平台充分满足山地灾害多相介质模拟的相似性准则、准确反映复杂介质的动力演化机制和防治工程体的调控机理、可以有效地指导工程设计,是我国减灾领域的国之重器,将成为山地灾害动力学研究和新型防治工程结构研发、测试、推广的实验示范基地。
资讯与观察
专利视角下中国储能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48]
HTML
“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装机应用,但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先进的储能技术能够平抑新能源波动并提升消纳能力而备受关注。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信息载体,能够直接反映出储能技术目前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的热点方向和地位。文章主要基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门户网站“WIPO IP Portal”,主要分析对象为储能技术专利数量排名世界前8位的国家——美国、中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日本、德国、印度;以每个储能技术为主题词,对这8个国家的研究人员或机构发表专利数量情况进行统计。同时,文章基于已授权专利重点梳理了目前中国所有储能技术及其未来发展态势,主要集中在电气式储能、机械式储能、化学式储能、热能式储能和氢能方面的前沿研究方向。总结出中国目前储能技术集中向核心部件或材料、装置、系统等方面攻关,核心目标是降本增效,早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如何整合多种储能成一个系统以利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供电、供热,将是未来最关注的焦点。
国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发展战略与科技态势分析
[32]
HTML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必不可少的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CCUS) 技术研发和应用受到全球主要国家高度重视。文章梳理近年来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主要国家和地区CCUS发展战略,并采用文献计量、文本聚类等方法对全球CCUS科技研发态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CCUS相关战略,将发展CCUS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到2030年、2040年、2050年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和重点攻关方向。CCUS技术领域的研究产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研究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低能耗与低成本CO
2
捕集技术、安全可靠的地质利用与封存技术及CO
2
高效转化利用制高价值化学品/燃料等方向。
政策速览(2024年7月)
[40]
HTML
封面
发展绿色设计 引领低碳社会
[31]
HTML
封二
复兴路上的科学家精神:新时代·新青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彭加木突击队:甘当铺路石、勇攀科学高峰
[35]
HTML
封三
山地灾害大尺度动力学模拟实验平台(LEADS)
[34]
HTML
封四
欢迎订阅《中国科学院院刊》
[29]
HTML
“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的前身是“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评选,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的重点是研究成果的新闻性、原创性以及社会影响力。该评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会同《科技导报》编辑部、《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中国科学基金》编辑部和《中国基础科学》编辑部共同举办。评选程序分为推荐、初评、函评和发布
4
个环节。最终结果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973
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
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投票选出
更多...
“智库观点”是《中国科学院院刊》作为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策划出版的重大选题的精要版,是科学家就我国科学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深刻战略思考的观点浓缩,其是专送领导和决策层的内部出版物,希望能对国家和相关领域的重大决策提供科技支撑与参考。
更多...
中国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微信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