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检索
中文标题
首页
期刊介绍
定位及简介
栏目介绍
联系方式
编委会
投稿须知
订阅指南
广告服务
过刊浏览
专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院刊定位
预出版文章
创新驱动社会服务数字转型发展的趋势、国内外实践与建议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启示
计算概念谱系:算势、算力、算术、算法、算礼
制造业开放创新趋势、问题和政策建议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视野中重大科技项目选题机制研究
专刊
冰冻圈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科技扶贫——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
科技创新助力构建国家能源新体系
“亚洲水塔”变化及其影响
土壤与可持续发展
“科学的春天”40年成就与展望
合成生物学:回顾与展望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科学大数据国家发展战略
空间科技护航“一带一路”
世界科技强国
科技支撑“一带一路”——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
以“四个率先”引领科技创新跨越发展
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
重大科技基础
从空间看地球:遥感发展五十年
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心理学理论体系与方法论
大科学装置
国际化学年在中国
在线办公区
作者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过刊
2022年第Z1期
2022年第6期
2022年第5期
2022年第4期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2期
下载中心
稿件处理流程
论文书写要求
终稿核对方式
高被引论文
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复杂科学与管理
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及其减灾...
纳米晶体Cu的室温超塑延展性
访问统计
总访问:
7523016
今日访问:
1530
信箱:bulletin@cashq.ac.cn
最新通知
《中国科学院院刊》文章入选第二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
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No.6——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第一轮通知)
《中国科学院院刊》第六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
当期目录
目录
目录
[65]
HTML
专题:智库双螺旋法应用及实证研究
智库双螺旋法中的问题解析方法研究
[180]
HTML
智库双螺旋法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从“解析—融合—还原”的过程对智库研究问题进行解析,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然后结合各类知识对子问题进行融合研究,最后进行综合还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析问题是开启智库问题研究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文章在智库双螺旋法框架下,拟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解析问题的“四步法”:定义问题—描述问题—构建框架—形成子问题集。文章围绕解析问题4个阶段的任务流程、方法和主导专家展开论述,以期为智库相关的研究者和管理者提供方法支撑。
智库双螺旋法在智库研究实践应用中的理论思考
[192]
HTML
智库双螺旋法将智库研究视为一个相对独立且具有特殊性的研究主题,从智库研究的解析、融合和还原过程,基于DIIS的过程融合法和MIPS的逻辑层次法相互迭代,分析二者螺旋的耦合关系,并从时空域特征出发,形成一套完整而又系统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体系。该方法来源于创立者长期的战略和政策研究实践,也有效地应用于多个国家重大研究专项、国家高端智库项目和若干主题研究领域。在智库双螺旋法的实践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文章从认识论角度提出需要消除方法使用中的认识误区,理解方法在智库工作中的真正作用,同时筑牢知识根基,根据研究问题赋予专业内容;在实践层面,要掌握智库双螺旋法在智库分析中的切入节点,避免平均用力,防止无限嵌套;就研究主体而言,要跳出自身的思维局限,不断拓展智库双螺旋法的使用场景,创造真正的智库价值。文章从理论层面对智库双螺旋法实践应用的思考,旨在探究智库研究规律,发展新的智库理论方法,构建智库研究范式,将智库双螺旋法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的秦创原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研究
[235]
HTML
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研究是源于实践、用于实践、高于实践的典型智库研究,但已有研究存在理论性不足、视角单一等问题,不利于保证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智库双螺旋法兼具系统性思维、全流程指导和操作性思路的典型特征,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基于智库双螺旋法,建立了一套从内涵解析、指标构建、指标赋权到指标测度的全流程系统性动态化研究框架,并以秦创原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研究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得到了有价值的研究启示和思考发现。研究过程充分验证了智库双螺旋法对于智库研究的科学指导作用,研究结果为研判秦创原科技创新发展态势及其对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的贡献提供了重要的定量支撑和决策参考。
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的区域创新环境评价研究
[108]
HTML
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研究新时期我国区域创新环境评价。以DIIS过程融合法归纳国内外经验,逐层分析评价对象层次性、理论演进动态性和指标框架结构性特征,揭示区域创新环境评价作为政策工具的本质属性。以MIPS逻辑层次法研究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过去案例阐释评价机理,以当前案例分析影响机制,并提出面向未来发展的评价要突出政策作用机制,科学地处理创新阶段性与评价工具性之间的关系。以DIIS与MIPS矩阵式交叉融合方法,研究提出完善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方案的系统化路径,创造性提出评价指标的“四维分析方法”,从而展示出一个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导向明确的智库研究新范式。
欧盟“工业5.0”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启示——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的应用探索研究
[206]
HTML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冲击,主要经济体开始前瞻布局后疫情时代的战略调整、经济重振和转型升级。“工业5.0”作为欧盟谋划“新工业革命”、推进欧洲工业转型的战略新部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智库研究的热点。文章运用智库双螺旋法,从系统性、主体性、科学性、全局性、实践性5个角度构建了研究工业战略及其涉及的国际关系、科技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等复杂性系统问题的新思路,分析了欧盟“工业5.0”的宗旨、目的和意义,以及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启示和借鉴,提出了我国的因应之策,并揭示了智库双螺旋法在拓展相关问题研究视野中的价值意义。
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的互联网时代就业问题研究
[93]
HTML
我国互联网以举世瞩目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迅速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社会发展进入“万物互联”时代。以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等为代表的经济新业态成为引发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对就业技能需求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社会领域研究的重大课题,这就需要敏锐把握发展规律、洞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见、及时予以政策响应。文章基于智库双螺旋法,提出构建互联网时代就业问题的智库研究新体系。首先,从理论和方法角度阐述了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的互联网时代就业问题的机理研究。其次,从研究环节和研究逻辑角度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的“六个转变”,归纳总结新体系的关键特征。最后,思考和阐释智库研究与学术研究的关系,揭示了学术实践型的智库研究体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的舆情治理与智库研究
[95]
HTML
舆情治理亟须应对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改革攻坚时期面临的风险关联性挑战、建模复杂性挑战、学科交叉性挑战、社会影响性挑战、情景不确定性挑战等“五大挑战”,是大数据驱动下的典型智库研究。运用智库双螺旋法全过程指导舆情治理与智库研究,立足有效应对五大挑战、服务国家治理需求,深入理解舆情风险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促进舆情学术研究理论方法的交叉融合,提升智库研究逻辑架构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破除从学术研究向智库研究转变的认知壁垒,发挥思维指导、过程指导、操作指导、组织指导作用。
运用智库双螺旋法构建绿色GDP评价体系
[116]
HTML
在新发展阶段,将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GDP)作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切入点,以及衡量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保障建设“美丽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达成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文章围绕绿色GDP评价问题,运用智库双螺旋方法,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角度,为绿色GDP评价提供了创新研究范式,从而拓宽了GDP评价体系研究路径。在绿色GDP评价理论方面,依据DIIS过程融合法的数据收集、揭示信息和综合研判过程,梳理绿色GDP评价研究环节,重塑我国绿色GDP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在绿色GDP评价应用方面,从机理分析、影响分析和政策分析出发,总结我国绿色GDP评价体系演进规律。依据智库双螺旋法DIIS研究过程和MIPS逻辑环节融合,总结绿色GDP评价理论分析和演进规律,提出了构建我国绿色GDP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指标框架和实施路径。针对我国未来发展面临形势和绿色GDP评价重要性,指出在智库双螺旋法指导下,从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和实践应用方面推进绿色GDP评价研究的建议。
科技伦理研究的方法论创新
[123]
HTML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伦理风险与挑战。如何开展系统性的科技伦理研究,推动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科技伦理研究也成为贯通自然科学、技术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综合、复杂的智库问题。文章对国内外科技伦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运用智库双螺旋法这一智库理论方法对科技伦理研究框架、过程、逻辑进行论证,并以生命科学和医学伦理研究为案例进行分析,为科技伦理研究提供具有汇聚融合交叉特点的方法论创新。
基于智库双螺旋法的基础研究布局思路
[119]
HTML
基础研究布局是典型的多利益主体、多学科领域综合性对策研究,适合以智库双螺旋法为指导。首先,总结了基础研究布局的“有组织性”和理论认识;其次,以MIPS逻辑层次法为主、DIIS过程融合法为辅,分析了基础研究“学科布局”和“任务布局”的融合机制;最后,从系统布局、学科布局、任务布局、国际布局4个方面形成未来基础研究布局的推进策略及举措建议。
政策与管理研究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数字经济监测评估体系构建——以北京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为例
[172]
HTML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引领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构建国际新格局的核心力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如何监测评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合理制定数字经济产业及监管政策,保障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进而稳定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脱胎于工业经济的以增加值为核心的统计体系受数据和方法的制约,难以准确测度数字经济发展规模、无法有效衡量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价值。文章立足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律和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目标与规划,在系统梳理数字经济监测评估的理论基础和现行方法基础上,将评估导向从“唯GDP”的视角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视角,系统构建了兼顾统计科学性、区域可比性、数据连续性和评估可操作性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并将该监测评估体系应用于北京市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实践,对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进行监测评估。该项研究工作就如何监测评估数字经济发展做出有益探索,并为国家及各地区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监测评估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智库观点
“渤海绿色高质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建构
[61]
HTML
渤海是我国唯一内海,是新时代国土空间绿色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整体。渤海综合整治收效明显但是问题犹存,生物生态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因此,需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 2021—2030年)”实施计划》为重要契机,制定我国“渤海绿色高质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明确“洁净渤海”“生态渤海”“低碳渤海”和“高质渤海”建设任务,启动科技、生态、产业与管理等渤海重大专项,树立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样板。
科技与社会
海洋牧场 3.0:历程、现状与展望
[76]
HTML
20世纪30年代以来,海洋牧场的建设先后经历了以农牧化和工程化为特征的海洋牧场1.0(即传统海洋牧场)阶段和以生态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海洋牧场2.0(即海洋生态牧场)阶段,如今即将进入以数字化和体系化为特征的海洋牧场3.0(即涵盖淡水和海洋的全域型水域生态牧场)阶段。海洋牧场3.0必须坚持“生态、精准、智能、融合”的现代化水域生态牧场发展理念,以保护与利用并进、场景空间拓展、核心技术突破、发展模式创新为特征,构建科学选址—规划布局—生境修复—资源养护—安全保障—融合发展的全链条产业技术发展格局,打造北方海洋牧场“现代升级版”,拓展南方海洋牧场“战略新空间”,开启水域生态牧场“淡水新试点”,支撑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引领国际现代化水域生态牧场建设与发展。
资讯与观察
政策速览
[55]
HTML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
从地球内部到空间环境的综合地球物理观测与科学研究
[87]
HTML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地震、重力、形变、电磁等多种固体地球物理观测与研究,以及开展中高层大气和电离层多物理量的近地空间环境观测与研究。地球内部到外部空间的综合地球物理观测对认识地球本体和近地空间环境的结构、形成与演化,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规律及预警和预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不同尺度地球物理台阵观测资料,获得了郯庐—大别构造带多尺度结构、变形和孕震构造特征。基于近地空间环境观测数据,揭示了中高层大气与电离层的精细结构和变化机制。这些研究为区域地震监测和地震灾害研究、近地空间环境监测和空间灾害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55]
HTML
封面
智库双螺旋法应用及实证研究
[55]
HTML
封二
复兴路上的科学家精神——李敏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校以来第一位工科女博士
[51]
HTML
封三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37]
HTML
封四
欢迎订阅《中国科学院院刊》
[36]
HTML
“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的前身是“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评选,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的重点是研究成果的新闻性、原创性以及社会影响力。该评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会同《科技导报》编辑部、《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中国科学基金》编辑部和《中国基础科学》编辑部共同举办。评选程序分为推荐、初评、函评和发布
4
个环节。最终结果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973
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
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投票选出
更多...
“智库观点”是《中国科学院院刊》作为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策划出版的重大选题的精要版,是科学家就我国科学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深刻战略思考的观点浓缩,其是专送领导和决策层的内部出版物,希望能对国家和相关领域的重大决策提供科技支撑与参考。
更多...
中国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微信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