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心理毕生发展理论

Life-span Development Theory of Human Psychology
作者
        韩布新(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朱莉琪(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101)
中文关键词
         毕生发展观,发展心理学,学科取向,序列研究设计,Betula研究
英文关键词
        life-span development theor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sequential research design, Betula study
中文摘要
        毕生发展理论认为,人类各种心理过程与特征的发展呈现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作为主流思潮,该理论40多年来引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并出现理论整合、多学科协同和研究人群扩大化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毕生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发展历史;重点介绍该理论在婴儿心理和老年认知发展两个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进展,以及其遗传与环境综合调节机制;分析了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大样本序列设计和多学科协同(比如瑞典的Betula研究)对于了解人类毕生发展心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国际老年学研究前沿领域的高产出热点;在我国开展中长期追踪研究有重要的现实必要性。
英文摘要
        The life-span development theory claimed that the human mind and characteristics developed both in stages and continuously. It has been leading the mainstream research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in past fourty years, indicating by the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cross-displinary collaboration, and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The basic concepts, opinion, and history of the life-span development theory were introduced, the progresses on the counterplay of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during either early childhood and/or late adulthood were highlighted, and the trend of life-span development psychology and the issues to be solved were analyzed. It was point out that the sequential design investigation with large but representative sample has been hot point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f gerontology and aging psychology, taking the example of productive Betula study in Sweden, in relation to its realistic importance in the speed-up aging society in China.
        毕生发展(Life span development)理论由德国心理学家Baltes和美国心理学家Shaire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基于实证研究证据提出,关注个体从孕娠到死亡过程中其行为的成长、稳定和变化,探讨毕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差异和相似性、个体发展可塑性3方面的科学知识。其核心假设是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发展是涵盖整个生命周期的连续过程。毕生发展理论及其应用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并对心理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使用life span development作为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搜索到5 475篇文献(去除重复),按出版年代的频度分布如图1所示。相关研究论文近20年呈直线上升趋势。
2 毕生发展理论及其发展脉络2.1 关注心智“进步”的早期发展观
        20世纪上半叶,发展心理学实际上只限于儿童发展阶段的研究。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William Preyer (普莱尔)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成为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直到1957年美国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用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才明确了发展心理学在现代心理学体系中的地位。实际上,毕生发展思想的萌芽可见于Carl Jung(荣格)关于中年危机(人在中年前后各有两个人格发展阶段)的研究,所以他也被称为成人心理学之父。Preyer本人亦于1922年出版了《老年心理》。类似思想还可以见Harry Hollingworth(何林渥斯)1930年出版的《发展心理学概论》、Florence Goodenough(古迪纳夫)1935年出版的《发展心理学》。
        
图1 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论文数量迅速增加(Web of Science)
         这段时期发展心理学的主流观点认为,人在青春期过后,进入了稳定的成年时期;而老年则属于衰退期,各种心理机能处于衰退阶段,不再发展。后来各种新的研究证据挑战此观点,比如Raymond Cattell(卡特尔)提出新的智力理论,将智力分为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前者指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后者指后天习得的能力,与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如知识的广度、判断力等。这两种智力在个体早期表现出一致的发展趋势,都随年龄增长而加强;到成年以后出现分化,液态智力开始衰退,而晶态智力仍呈平缓上升趋势。类似研究激起了发展心理学家对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心理发展的研究兴趣。
2.2 毕生发展观的形成
        #$TAB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老年学(Gerontology)和老年医学(Geriatrics)迅速发展,二战前开展的几项青少年心理(如智力)发展的追踪研究对象逐渐进入成年或老年期,成为研究成人发展的有效对象。这是毕生发展观得以形成的主要客观社会条件。
         Cattell的理论经John Horn发展,并由德国心理学家Paul Baltes等整合[1],形成了毕生发展观,并分别用智能(pragmatics,又叫晶体智力,即基于文化、经验等内容丰富的知识)和机械智能(mechanics,又叫液体智力,即一般意义上生物学的、遗传决定的、内容单一的基本信息加工)标识前述两部分。毕生发展观认为:(1)发展是毕生过程,发展不是建立在生理成熟概念基础上的线性、单维度和单方向成长,而是一个多维度、多功能的动态系统;任何一种行为发展都既有生长也有衰退,不是功能增长的单向运动,而是获得与丧失同时进行的动态过程。(2)发展高度可塑,所有年龄的人都能发展某些技能以补偿他正在降低的某种能力;由于个体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 发展可采取多种形式;发展由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 个体发展的任何一个过程都受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3)必须联合有关人类发展的其他学科( 如人类学、生物学、社会学、医学) 才能更深入地探索和理解人的心理发展(图2)。
        
图2 毕生发展观对两类认知能力的表述(引自Baltes等,1999。左侧是两类认知能力的界定,右侧则描述其随毕生发展趋势)
         Baltes等人(1999)从进化论和个体发展观的角度提出了“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生物和文化进化学说。该框架强调人的行为是生物基因和社会文化的过程与条件共同建构的结果,认为:(1)进化选择的优势随增龄而衰退;(2)对于文化的需求随增龄而增加;(3)文化的效能随增龄而下降。生命的每一阶段都受其以前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以后的发展阶段。该观点,与Eric Erikson提出的“心理社会”阶段理论异曲同工[2],实际上后者的“认同危机”观点比毕生发展观更适用于解释当今中国社会心理现象;但在字面意义上,毕生发展概念和理论框架确由Baltes及其同事基于实证研究证据首先提出,且理论更开放、适用范围更宽。
         Erikson(1950)把人的自我意识(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8个阶段(见表1)。遗传决定8个阶段的发展顺序,但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取决于环境。每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皆不可忽视,因其失误都会给个人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各阶段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积极与消极两方面。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健全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2.3 毕生发展理论的解释模型2.3.1 选择性优化与补偿模型
        毕生发展理论提出后,在心理学诸多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
         Baltes等(1990)提出了选择性优化与补偿模型(selective optimization with compensation, SOC)用于解释个体成功发展的总体模式[3]。成功发展指同时达到获得(期望目标和结果)最大化和丧失(不同期望目标或结果)最小化。个体的毕生发展,实际上是选择、最优化和补偿3个过程贯穿一生的相互作用过程。由于该模型的开放性、对于不同研究领域和主题的广泛适用性,毕生发展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许多实证性研究成果。
2.3.2 控制理论
        Rothbaum等(1982)提出控制模型,认为控制是人一生发展的主题。初级控制指个体为满足需要/欲望试图改变环境,次级控制则是适应或“顺应环境”。二者根据情境会相互转换[4]。人生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如进入学校学习、毕业、找工作、结婚、生孩子、养家糊口、孩子成年后独立生活、当爷爷奶奶等,这些生活事件都会带来冲击,需要不同的适应策略。因此,Heckhausen等(2010)结合控制模型和SOC中的优化过程,提出了毕生发展的动机理论[5]。
        该理论认为,所有的毕生发展研究都必须探讨发展适应的评价标准、个体发展目标、生命历程中机遇与阻碍的波动、面对挑战的选择与补偿机制等问题。相应地,该理论把初级控制能力作为适应发展的标准,尽管绝大多数个体终其一生都不会放弃初级控制努力,但其初级控制能力的毕生发展曲线成倒U型,高峰在中年期;而次级控制(调节或顺应)努力则到老年才最好。通过目标选择实现适应性优化发展,而控制策略则体现在目标卷入与放弃之上。
        这个说法,与孔夫子对自己毕生发展的阐述不谋而合。“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孔子在自述人生的同时,还对老中青三代人提出了预防性心理健康促进建议。《论语 - 季氏篇》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朱熹《论语集注》评论:“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的是血气;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的是志气。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实际上,说的就是毕生发展中身心发展的控制转换关系。
2.3.3 毕生发展的综合模型
        Li[6]根据过去的实证研究证据,提出跨水平(涉及基因、神经、认知、行为、文化和社会情境可塑性)的生物文化联合动力结构框架(a cross-level dynamic biocultural coconstructure framework的相互作用)用于解释认知与行为毕生发展跨年龄阶段的共同“驱力”,认为个体发展是点对点弱发育、个体毕生发育、种系发生等基因与神经可塑性等微观过程与行为、社会文化等宏观可塑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6]。最近,Li[7]提出毕生发展过程既有宏观表现出的(通过不断搭建脚手架那样的行为)补偿,也有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和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神经递质系统的微观调节。比如多巴胺表达(dopamine signaling)在幼年与老年期皆不足,而青春期则过多,唯有成年早期比较适中。类似神经调节机制影响了毕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7]。总之,个体生物学毕生发展的生物学规律和情境性的社会文化发展影响之间存在的交互作用。
3 毕生发展理论指导下的婴儿与老年发展研究
         毕生发展理论强调人的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推动了对婴幼儿心理发展和人类老化过程的研究。这两方面也是发展心理学近年来最为活跃和成就最为丰富的领域。
3.1 婴儿心理发展
        毕生发展研究的一个趋势具体表现在婴儿心理学研究的蓬勃开展。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婴儿的发展。据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学会(SRCD,2009)统计,目前以婴儿为研究对象和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研究数量相当,各占儿童发展研究中的1/5。婴儿心理学研究对发展心理学贡献独特。对婴儿特别是对新生儿的行为研究结果,为人类某些先天能力的存在提供了有力证据(如表情模仿、面孔偏好、声音识别等)。目前关于婴儿的研究涉及儿童认知发展的诸多方面,如婴儿的数认知[8]、婴儿对物理世界的认知、分类表征、记忆和心理理论等。另外,以往关于文化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多集中于较年长的儿童,目前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关注文化对婴幼儿发展的影响,比如Callaghan等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探查不同文化中1—3岁儿童的社会化过程[9]。
        儿童的朴素理论是目前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婴儿心理学研究在朴素理论研究的多个子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对整个发展心理学的进步有巨大推动作用。如在朴素心理学领域,研究者发现,15个月的婴儿便表现出对“错误信念”的认知,而传统上认为儿童要到4岁才能完成错误信念任务;又如婴儿对他人行为意图的推测、对亲社会行为的偏好、对皮亚杰的某些经典实验任务的解决、对统计概率的认知、不同语言对物理概念掌握的影响等开创性研究发表在Nature 或Science杂志上[10]。这些研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发展心理学的一些传统认识和理论,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应运而生。
         可以说,对婴儿心理学的研究,是整个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突破口”。通过婴儿研究得出的结果,对发展心理学建构各年龄段(特别是儿童期发展)的发展理论和模型会产生深远影响。另外,婴儿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也可直接服务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对婴儿早期词汇获得的研究、婴幼期亲子依恋的研究、家长教育风格对婴儿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婴儿个性气质的个体差异、分享行为,以及各种社会情绪性行为的性别差异等。探索这些行为在婴幼期的发生发展,对于这些行为的早期促进有重要意义。再者,婴儿心理学在对生理和精神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方面也有积极意义。研究发现,诸如自闭症、ADHD、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早在婴儿期都有显示迹象。婴儿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这些特殊儿童在婴儿期表现出的身体运动、认知、情感接收和表达上的特点加以研究。“早诊断、早治疗”各种心理疾患是研究者的共识。这也是婴儿心理学研究展现出的巨大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前对婴儿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利用注视时间法(包括新近兴起的利用婴儿眼动仪)、行为反应测量、生理指标测量(心率等)。其中注视时间法与其他传统的儿童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很大不同。它的主要优点在于:不需要言语报告(大大降低了实验任务难度,如在心理理论的研究中,语言本身就额外增加了错误信念的难度),不需要动作反应。
3.2 成人认知发展研究3.2.1 成人认知老化研究及序列设计方法
        由于在多领域的应用,毕生发展理论研究已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实证证据。比如,欧美心理学家开展的大型前瞻性系列老年化追踪研究,为认识人类心理发展机制提供了长足的支持。代表性研究有德国柏林老化研究(BASE)、美国西雅图纵向研究和瑞典Betula纵向研究。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Lars-G?ran Nilsson教授主持的大型纵贯研究项目“记忆、健康与老龄化”,其主要目标是:(1)探讨成人健康和记忆的毕生发展规律;(2)探明痴呆症的临床先兆;(3)探明痴呆症的致病因素(risk factors);(4)比较研究过程中某些遇到事故或得病的被试,在发病前后记忆功能的变化。目前该项目进行了5轮涉及面谈、测试和医学检查的数据收集工作(分别为1988—1990、1993—1995、1998—2000、2003—2005、2008—2010)[11]。这是首次就记忆和健康进行的大规模系统性研究。
        
图3 认知发展的趋势及增龄性差异(引自[12])
        #$TAB迄今为止,关于认知老化的横断研究结论比较一致,即人类的工作记忆(又称短时记忆)、语义记忆(又称世界知识)、情节记忆(狭义的长时记忆)、认知加工速度等随增龄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语义记忆稳中有升,到高龄才有所下降;其他三者则很早就表现出下降趋势。Park & Reuter-Lorenz(2009)将其总结成图3所示趋势[12]。成年后认知随增龄迅速衰退,又叫认知衰退“早发”(early onset)观点。
         然而,纵向研究则一般比较乐观,如记忆能力只是到晚年才发生衰退[13],认为人类记忆(无论是情节记忆还是语义记忆)能力的下降是老年期以后的事(即“晚发”),中年期相对比较稳定;语义记忆甚至在中年期还稳定上升。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2个关键性因素,即被试的教育水平(横断研究中区组差异的最可控指标)、练习效应(纵向研究最大的问题)在不同的设计方案中控制程度不同[13],因此目前学界的一致看法是,结合两种方法的序列设计,取长补短,方能更好地探索认知老化的科学规律。
        
图4 控制教育与学习因素后,横断与纵向研究所得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随增龄变化趋势类似(引自[13])
         为什么会如此?Runnund & Nilsson的研究比较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该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原始数据表明记忆类型(情节记忆、语义记忆)增龄变化趋势和设计类型(横断、纵向)出现双重分离;(2)协方差分析表明,横断研究结果可以用教育水平的差异来说明,而非年龄差异;纵向研究结论可以用练习效应来解释;(3)控制了教育水平和练习因素后,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结论类似 (图4)–中年期,语义记忆随增龄上升,而情节记忆不变;老年皆显著下降,但情节记忆下降趋势更明显。据此,作者认为人类记忆(无论是情节记忆还是语义记忆)能力的下降是老年期以后的事(简称“晚衰”),中年期相对比较稳定;语义记忆甚至在中年期还稳定上升。#$TAB
3.2.3 关联性记忆错觉与毕生适应发展
        #$TAB关联性记忆错觉(associative memory illusion, AMI)作为一种错误记忆,反映了记忆的适应性特点,主要体现在认知资源有限的个体对语义梗概信息的适应性利用,以及通过充分加工项目特异性信息等策略抑制AMI以保持精确记忆。王密等(2010)综述了这两方面的毕生发展研究,发现利用语义梗概表征能力从年幼儿童、年长儿童到青年人逐渐成熟并达到高峰,与此同时AMI也不断增加;而在加工特异信息方面并无这种年龄差异特点[14]。
4 毕生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呈现以下趋势:4.1 理论整合
        以毕生发展理论为代表的个体发展模型是当代发展心理学4种解释人的发展模型之一[15]。个体发展模型有助于理解个体出生后各种能力的获得和发展。目前人们倾向于整合不同的理论,应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个体和环境的共同作用。整合的理论应当能够反映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情境、调节因素和个体表征的互动及综合作用。实际上无论哪种模型,宏观理论虽未超出Erikson[2]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但对于个体发展中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机制却在不断深入[6,7]。
4.2 学科交叉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趋势。比如发展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交叉为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不仅关注正常的发展,同样关注异常发展的神经和心理机制。这大大提高了发展科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认知神经科学的重大技术和方法革新,使得探索个体发展和脑发育之间关系成为可能。研究成人可以明确特定大脑系统与某些认知功能之间的联系,但要回答这种联系是如何形成的问题,则应研究婴幼儿,而且许多在成人大脑中的典型神经反应在儿童大脑中是没有的或者是不同的。未来发展心理学研究应直接关注发展过程中特定神经反应模式的发生、发展特点与规律[16]。
4.3 跨文化视角
        毕生发展总体框架的一个重要支柱概念是文化应用。以往关于人类发展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关注极少。2008年曾有学者调查,在心理学顶级期刊发表的文章中,96%的被试是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受教育、信奉民主制度的中产阶级成员(Western, educated, industrialized, rich and democratic, WEIRD),而这些人仅仅占全球人口的12%[17]。如不考虑文化因素就难以准确和全面地理解人类发展的复杂问题[18]。因此跨文化联合设计与实施已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
        以往很多研究的结论只针对某个特定文化或亚文化内的被试在某个时间点上的状况,不能确定其结论是否适用于不同时代的或其他文化背景下的同时代的人。跨文化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在于它可以预防研究结果被过度概括化。除关注发展的普遍规律外,跨文化研究也发现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所处文化背景的极大影响。跨文化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探讨环境与遗传关系的基本问题有重要理论意义。人类个体发展的跨文化研究对解释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及其适用范围、增进不同文化中人们间的相互理解等也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入手,我们才能充分揭示人类发展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4.4 重视日常情境下的研究与应用
         过去的研究多注重实验室情境下的数据积累,而忽视了研究的生态效度。Hess认为日常情境下的记忆老化研究更具有现实的应用意义,因为环境对记忆老化的影响与个体自己毕生经验的变化和个体间的差异密切相关。比如,个体的生活目标、社会环境和对于记忆的信念(自我记忆能力评估、对记忆的迷信)在动态变化,相应地影响其特定时期的记忆能力;不同个体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工作和休闲安排、身体锻炼等)、特别的经验(一般知识和专门技能)对记忆能力也有影响,但在这方面很大的差异在过去的研究中往往缺乏控制[19]。
        发展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其研究结果却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为社会实践提供强有力理论基础和证据。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心理学已不能满足于认识发展规律和提供参考依据,而是直接成为许多大型发展促进项目的发起者。例如针对0—6岁的领衔(Head Start)项目、针对童年中后期的积极青年发展项目(PYD)、针对家庭环境的“让家长成为教师”项目(PAT)、针对社区环境的“邻里人”项目等。这些项目都是由发展心理学家发起、策划、监督,并反过来研究项目效果(如National Head Start Impact Study)。当今各种类型的美国儿童发展促进几乎覆盖了多数处境不利的儿童,对促进儿童的积极发展起到重要作用。BBBF项目(The Better Beginnings, Better Futures project)是另一个大型的儿童早期发展的追踪和干预项目。这个纵向研究涉及601名加拿大儿童和他们的家庭,研究选取4—8岁的儿童,追踪他们在3、6和9年级的各种发展数据, 其大量数据显示其生态化的、基于社区的干预项目可以促进儿童的长期发展[20]。
        发展心理学融合诸多相关学科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应用发展科学(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与传统发展心理学相比,应用发展科学更强调生态化研究、发展性研究、积极干预和发展知识的普及。应用发展科学能够为有关人类发展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新的知识经验,同时,它又通过直接参与和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来促进社会的积极发展[21]。
5 毕生发展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问题与前瞻
        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涉及医学、社会、文化、人格、动机、情绪等多个心理学分支领域,探讨的科学问题也很宽泛,涉及的认知神经科学(生化和电生理)技术更是进展很快。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5.1 我国亟须开展大规模发展心理追踪研究
         我国心理学界对于成年及老年的发展问题的相对忽视,迄今仍然是客观现实。西方发达国家都有多个大型序列研究,只是所关注的心理发展主题有所不同。国外社会条件与我国现今发展状况有所不同,比如对于科学研究的投入规模、科学研究管理部门对于人文学科资料长期积累的意义的认识、普通老百姓对于科学研究的志愿参与态度,以及相对平稳的社会政治环境,都有利于他们开展类似的长期研究。柏林发展心理研究的数据积累已经超过100年,不过早期偏于社会心理、中期偏于健康心理,后期才关注认知。
        建设大型数据库的重要性已被国内外普遍接受,但是建设什么样的数据库、如何建设,则有不同的观点。我国现存人口,在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年自然灾害、文革政治动荡之后,享受了30多年社会经济改革所带来的稳定与和谐。这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大环境对于个体和群体心理状态的即时、中期和长期影响,是值得研究的;不仅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事关中华民族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也有毕生发展的科学意义。特别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形成的独特民族性格与应对方式,在个体和群体心理发展中起何种作用?有无关键期?如何与社会(工作场所、学校)、家庭环境互动?本着“引出”与接纳真实的自我与世界的教育理念,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与社会适应有何意义?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
5.2 儿童发展与成人发展的分离
        毕生发展应该是从生到死的发展。但目前涵盖全年龄段的发展心理研究极少,儿童发展心理研究与成人发展心理研究是分离的,甚至是隔断的。这是必然还是偶然?如果说涉及语义材料(如记忆研究)因知识掌握与理解能力不同,难以比较如此大的年龄范围,其他心理能力的比较则完全可以做到。为什么儿童和成人的研究思路、主要关心的问题不同?既然可以从婴幼儿追踪到青年(比如Walter Michael的糖果实验),为何不能接着追踪到中年、老年?糖果实验带来了情商革命,认知追踪能够带来什么?为什么没有人能够做到从生到死的真正毕生追踪?因为儿童肯定要流动,成人相对稳定?尽管当今社会流动性大大增加,但在网络化、全球化时代,做到这一点,从信息渠道、沟通手段与效率等方面已具备基础条件。
        5.3 毕生发展心理学前瞻
        #$TAB基于上述,我们认为,毕生发展心理学必然趋势是研究技术多样化、观察指标系统多样化、研究人群扩大(年龄范围与人数)化且多学科交叉协同发展。同时,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趋势也必然会加强。但是,尚有许多争议(比如取样代表性、认知指标的同质性和可比性)尚未解决,需要进一步仔细思考,寻求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大型跨文化序列设计研究是一条希望之路。
作者简介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博导,理学博士,国际应用心理学会(IAAP)执委,中国心理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学会常务理事、老年心理专委会主任,《中国老年学杂志》等编委。研究老年心理学(心理健康发展、宗教心理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曾获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杰出贡献奖、中国科协先进工作者、中国老年学奖·学术成果奖。E-mail:hanbx@psych.ac.cn
微信关注公众号